国家级孵化器“上新” 新谷国际创新中心全面建成投用
16.6万平米投用科创载体瞄准高质量孵化
国家级孵化器“上新” 新谷国际创新中心全面建成投用
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,成都再添“国字号”科技孵化新名片:2021年4月30日,全国首个民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天府新谷启动高质量科创载体“新谷国际创新中心”建设;历时三年,16.6万平米科技孵化高质量载体拔地而起,项目全面建成投用。
4月17日,由天府新谷、智纲智库主办的天府新谷国际创新中心开业活动在成都高新区举行,著名战略咨询专家、智纲智库创始人王志纲以“给你一把打开成都的钥匙”为题进行主题分享。
“今年,天府新谷迎来科技孵化事业的而立之年,新建高质量载体将整合科技创新资源,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,发展新质生产力,打造面向全球的高质量孵化器。”新谷集团董事长王明新表示,随着“而立之作”的新谷国际创新中心建成投用,天府新谷打通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链条的成果转化平台、科技金融平台、国际合作平台“三大支撑平台”建设也已同步启动,实现创业孵化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老牌国家级孵化器“上新”
16.6万平米投用科创载体瞄准高质量孵化
“从老牌国家级孵化器中‘长’出来的全新科创载体,从载体设计到产业形态规划,瞄准的都是一个关键词:高质量。”据天府新谷相关负责人介绍,新建的16.6万平米高质量科创载体将瞄准发展新质生产力,紧扣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,在电子信息、生物产业,以及数字经济、智能制造等新领域、新赛道,培育一批高质量创新创业企业集群,特别是支持颠覆性科技成果、硬科技企业的孵化转化,持续完善全生命周期的创业孵化生态。
据悉,天府新谷已聚集上千家企业万余名创业者,园区年产值50亿元,累计孵化高新技术企业逾百家。随着16.6万平米的新建科技孵化载体投用,届时,天府新谷创业社区载体面积将达53万平米,聚集创新创业者将达到2.5万人规模。
作为新谷国际创新中心正式投用的首场活动,王志纲将新谷国际创新中心形容为成都的一扇“窗口”,“天府新谷是首个民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,通过这个窗口看过去,不仅能看到创业人的初心和坚守,也能看到成都未来的新发展、新格局。”主题演讲后,在《中国孵化器》杂志主编范伟军的主持下,王志纲与天府新谷创始人王明新、麦赛科技董事长李博文、语言家翻译集团创始人杜龙碧等企业家齐聚一堂,共话当前的创业机遇等话题。
力促创新成果拓展国际化“海域”
“新航程”活动下周亮相新加坡
作为链接技术与产业、实验室与大市场、创业者与投资者之间的“转接器”,科技孵化器是培育新质生产力,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培育之中的重要一“链”。2022年以来,北京、上海、青岛等城市相继启动培育“标杆孵化器”“高质量孵化器”计划等。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,新一轮科技孵化器“进化”也将在更多城市之间展开。
“瞄准高精尖产业和未来产业,聚焦于融通创新链、产业链、资金链、人才链‘四链’,我们将通过成果转化平台、科技金融平台、国际合作平台‘三大支撑平台’建设,助力硬科技企业培育和高精尖产业高质量发展。”天府新谷相关负责人介绍,在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方面,天府新谷将建立早期技术的发现、验证、孵化机制,探索“孵化+产业”模式;在科技金融平台建设方面,除了形成科技投融资机构聚集园区之外,还将以提质“孵化通”科技金融服务金融池,通过金融赋能,破解科技型创新创业企业“融资难”“融资贵”的难题。
在国际合作平台方面,天府新谷“新航程-从新到新”活动在继上月于上海启动后,将于4月23日在新加坡举行。记者了解到,依托天府新谷十年搭建的“三网两跨”国际孵化体系,此次主题为“从新到新”的新航程系列活动,将领先的生物技术初创企业与新加坡活跃的生态“系统桥”接起来,促进资本、技术、市场“联姻”链接,搭建国际化平台,助力更多创新型企业拓展国际市场“海域”,“目前,新加坡实验药物研发中心、科辉智药、普灵生物等机构相关负责人,都将参与此次国际合作对接。”
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国际化创新创业社区,载体平台是“基”,孵化体系是“芯”。眼下,天府新谷园区科技企业总量近千家,聚集创业人近20000人,在库专精特新企业46家,培育50余家雏鹰企业、瞪羚企业,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达200家,上市挂牌企业100余家,连续八年蝉联国家级优秀(A类)孵化器、入选“2022年度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”。
天虎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