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蓬安二中:智慧教育开花结果 学生教师实现双重减负增效 | 青年教师计划
在刘祯荣老师看来,智慧课堂最有价值的体现,不仅在于实现了教学本质的转变,还在于实现了学生教师的双重减负增效。
离期末考试不到两周,全省中小学各年级都进行着紧张激烈的“测验-复习”的冲刺阶段。对于南充市蓬安县第二中学高一(1)班来说,亦是如此。只不过这个班级有点特殊,他们的复习很“高科技”。
在化学老师兼班主任刘祯荣老师的带领下,同学们正在熟练地使用文轩出品的电子书包智慧课堂设备,专注且高效地进行着习题讲解。只见老师轻点白板上的手写屏,翻页、勾选、放大、暂停……一气呵成,讲题时同学们高度集中,通过手中的平板电脑,点选、勾画、抢答,积极参与课堂互动。
事实上,这样的场景在这个班级司空见惯,不仅是习题讲解,平时上课教学也是“智慧上演”。从蓬安二中设立智慧课堂实验班至此,一年半时间,智慧教育就逐渐“开花结果”。
智慧教育在蓬安“开花结果”
南充市蓬安县,位于四川省东北部,地处嘉陵江中游,是四川省级历史文化名城,全国十佳生态旅游示范城。嘉陵江清溪河穿城而过,是一座历史悠久,人杰地灵,区位独特的山水公园城市,同时也是西汉大辞赋家司马相如的故里。
继承司马相如千年来的辞赋文化,蓬安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。特别在教育方面,司马相如曾经作为师者为学子传道授业解惑;而如今,这座城市的教育发展因为“智慧课堂”,依旧在育才一方。
所谓智慧课堂,2016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《智慧课堂》一书中有这样的解释: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,以“互联网+”的思维方式和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智能、高效的课堂。
2019年2月23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了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》,指出要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。建设智能化校园,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、管理与服务平台。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。
而之前教育部印发《教育信息化2.0行动计划》,也指出要实现从专用资源向大资源转变;从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、向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转变;从应用融合发展,向创新融合发展转变。在这个大背景下,智慧课堂在全国各地学校的建设如火如荼。
蓬安,这座川东北的小县城便搭上了全国智慧课堂建设的快车。据了解,截至目前,蓬安县先后在30多个教学班试行了电子书包智慧课堂、TBL小组合作模式智慧课堂,扩展了现有计算机教室功能用于开展全学科智慧教学教研体验,将智慧课堂与高效课堂改革深度融合,培养了种子教师100余人,申报省级重点课题《教育信息化视域下的智慧高效课堂》研究已获批准且正式开题。
一系列“遍地开花”的成绩背后,是作为智慧教育先行者的学校和老师身影。南充市骨干教师,蓬安县百佳百佳班主任,蓬安县名师工作室老师,蓬安县第二中学化学老师兼班主任刘祯荣老师走进我们视野,他为我们介绍了目前蓬安二中的智慧课堂建设情况,这也是智慧课堂在蓬安县智慧教育中的一个缩影。
智慧教育建设取得成效:学生教师实现双重减负
四川省蓬安县第二中学始建于1956年,由蓬安县委政府和县教育局强力打造,将原来蓬安二中和蓬安实验中学两校合并,打造成具有5000人规模的高(完)中学校,它的建校历史悠久,办学成绩突出。先后被省、市和蓬安县委、县政府授予“四川省文明单位”、“南充市示范性普通高(完)中”、“蓬安县十佳学校”、“德育工作先进集体”、“教育教学管理先进集体”等荣誉称号。
刘祯荣老师从教18年,扎根高中化学教育,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,作为蓬安二中智慧课堂实验班班主任,他对蓬安二中的智慧课堂建设情况最有发言权。
刘祯荣老师介绍,一年半前,蓬安县教育局组织学习智慧课堂相关产品,那时是他第一次接触智慧课堂。经过仔细调研和细致对比,蓬安二中最后选择新华文轩和学校在全县率先共建智慧课堂。当时初中比高中先行一学期,建设周期为三年,智慧课程覆盖了所有主要学科。
从2018年至今,刘祯荣老师已熟练使用智慧课堂教学设备,即由四川文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“文轩智慧星电子书包”。产品由软件、硬件、资源和服务四大块组成。软件分为教师端、学生端、家长端和机构管理端。老师上课,主要使用教师端,课前在线备课,利用微课等手段发布预习任务并收集反馈;课中进行多媒体课件展示,进行互动教学、随堂测评,测评结束后,结果立即反馈,老师能当堂做出评价;课后,在线发布作业到学生使用的平板电脑上,实现了从黑板到平板、从一屏到多屏的跨越。
在刘祯荣老师看来,使用这套系统最有价值的体现,不仅在于实现了教学本质的转变,还在于实现了学生教师的双重减负增效。
传统课堂上,“千人一面”的题海战术达到阈值后对学生来说往往会形成负担,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周期长,重复度高、效率较低。而电子书包的出现,学生能通过智慧课堂获得个性化学习资源,特别是基于AI和互联网+,电子书包会提供特有题目,不再是整张卷子的复制,通过“老师、学生、电子书包系统”三方的科学配合,帮助学生智慧规划自己个性化的学习路径,提高自主学习效率。
而对于老师而言,通过电子书包可以快速制作和发放教师讲义,为学生定制个性化的作业,课上教学互动注意力集中,高效完成教学任务。同时也将老师从传统的手动批改作业等繁忙、重复性的劳动中解脱出来,让老师将宝贵精力投入到教学反思、教研备课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中去,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率。
学生老师实现双重减负,电子书包的效果显著,但也有人抛来质疑:平板电脑的学习是否会影响到学习成绩?对此,刘祯荣老师这样说:“电子书包是帮助提高课堂效率的辅助工具,上课时会严格控制使用时间,大概占1/3的课堂时间,课后更是要对学生进行约束,培养他们良好健康的使用习惯”。
还是那句话,先进技术本身没有错,要看怎样利用好工具。目前刘祯荣老师所带的高一(1)班近一年的实践结果来看,学习成绩确实不管和同年级比,还是和往届刘老师带的班级比,都有显著提升。最重要的,孩子的创新力、专注力、积极性还有身体健康等综合素质,都因为智慧课堂而产生不错效果。
“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”,把智慧课堂带进校园,会对学生的方方面面产生提升和改变,这是物联网时代下的未来教育趋势,它将不断满足人们对教育教学的各项需求,让我们的孩子无论身处何地,都不会输在“教育”这条起跑线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