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秘又寻常!这是隐藏在雅鲁藏布江的“一缕香”
神秘又寻常!这是隐藏在雅鲁藏布江的“一缕香”

悠悠古藏香,传承千年匠艺。

神秘又寻常!这是隐藏在雅鲁藏布江的“一缕香”


在高原大地,有一抹香宁静而古幽,神秘却寻常,它便是伴随藏族百姓呼吸的香雾——藏香。


净手、点灯、燃香……在西藏,人们新的一天都始于点燃一根藏香。藏香在藏族百姓的生活里,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而说到藏香,还得先从拉萨尼木县说起……



一座“世外桃源般”的高原“香”城


沿318国道一路向西,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,一处世外桃源般的小城——尼木县便在“藏”香浮动中呈现了。尼木,藏语意为“麦穗”,这里人文荟萃,古韵悠长,普松藏雕、雪拉藏纸、尼木藏香并称为“尼木三绝”。



这里拥有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最长唐卡,有中国唯一的藏文字博物馆,更是藏文字诞生地和藏香的发源地,被誉为“文香故里”。


尼木藏香产业园


一座高原“香”城,拥有代代相传的精妙手艺。浸泡、研磨、制粉、配药、搅拌、成型、阴干的工序让香料的组合便有了神奇的功效。


传承千年的手工工艺,纯正的古老配方,虔诚细致的制作过程,从葱翠之间到广阔高原,当微风吹动山口的经幡时,也将尼木乡间的藏香传奇传诵得优雅而动情。



悠悠古藏香,传承千年匠艺


春风轻拂,一路桃红相伴,来到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、素有“拉萨作坊”之称的尼木县,亲身感受“吞巴藏香”的无穷魅力。


对于熟悉西藏且喜欢藏香的人来说,吞巴并不是个陌生的地方。公元7世纪,出生于逻些鲁热岗(今尼木县吞巴镇)的吞弥·桑布扎,尊赞普松赞干布旨意创造了藏文字,被后世誉为“吐蕃七贤臣”之一。


吞弥桑布扎故居


功成名就、荣归故里后,他见乡邻饱受疫病频发、缺医少药之苦,遂将文成公主带来的大唐香道和藏医药文化相结合,发明了西藏第一圣香——尼木藏香。


因功效卓著,秘制配方历经千年而不衰。现在的吞巴镇仍然有279户藏香专业制作户。



在吞巴镇境内的吞巴河常年奔腾不息,由雪水、山泉汇成的河水浩浩荡荡地流向雅鲁藏布江。


在吞巴河沿岸,隐秘的树林中以水为天然动力的水车在“哐当哐当”不间歇地劳作,流水声与水车劳作时的声音相互交织,形成一曲动听的交响曲。



这便是用来磨制藏香原材料柏树的水磨,水磨沿河流自然曲线分布,两百多部水车伴随着奔腾不息的河水在日夜不停地劳作,构成一条长达数公里的“水磨长廊”。


1300年来,吞巴人得到了吞弥·桑布扎的真传,一直采用水磨磨制木浆制作藏香,这一技艺自千年前流传至今。



西藏尼木藏香素有“雪域第一藏香”美誉,制作藏香的原材料和制作工序要求极其严苛。用于制作尼木藏香的主料柏树,是从400多公里外的林芝运过来,木料首先需要放在吞巴河中浸泡几个月,使之变软发酵。


然后利用水磨将它磨成木浆,将木浆晾晒成香砖后,再将香砖磨成粉状,辅以藏红花、甘松、当归、甘青青兰、里克土、藏木香、康巴草、杜鹃叶、藏茴香等名贵藏药,遵循秘制配方制作,而后将“香泥”放入当地特制的牛角工具里,用手将其挤压成一根根笔直的线条状。



在这过程中,考验着制作者的坚毅与耐性,需要静心、经验丰富的人才能将香泥挤成粗细均匀、笔直的藏香。再经背风阴干成型后,由五色彩绳精心捆扎,分类包装后方可销售。


尼木藏香收集了全世界最纯净的空气和水,蕴含着雪域高原最纯正的芬芳,无声地向世人诉说着悠远的历史。



独特的制作工艺、纯天然高品质的原材料,令尼木藏香闻名遐迩。尼木藏香制作技艺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旅游项目,吸引游客慕名前往吞巴镇。


同时,尼木藏香也随着游客“走出”了吞巴镇。2008年,尼木藏香制作技艺被列入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”进行保护,并取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。



北京对口支援,藏香产业提档升级,稳促脱贫攻坚


为做大做强藏香产业,更好地服务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,尼木县委、县政府提出“一二三”的藏香产业发展思路、“四位一体”的藏香产业发展布局、“四体一位”的扶贫带动机制,由北京援助资金4000万元修建了尼木县藏香产业园精准扶贫示范基地。


基地占地83亩,总建筑面积7300平方米,分生产厂房和体验中心两部分。该项目于2018年底竣工,2019年投产。产品上,初期有康养、提神、调理等3大类18种产品,主导品牌为中高端养生用香,还可为特定用户生产定制产品。由尼木县恩泽居委会易地搬迁农牧民合作社组织生产。



多年来,在党中央“对口支援西藏”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下,北京市先后选派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赴拉萨工作,在给西藏带来资金、技术和项目的同时,也带来了先进的发展和管理理念,对口支援西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

尼木县藏香产业园,通过坚持党委统领引导、企业合作运营、百姓积极参与,将藏香制作生产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文化旅游相结合,进行品牌推广和创意衍生开发,从而形成产业化发展。



同时园内推出系列非遗体验项目,让游客亲身参与制作藏香,将尼木藏香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,形成集生产、展示、体验和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藏香生产基地。



该目实现“党委+企业+合作社+易地搬迁户”“四位一体”的发展机制,实现优势互补,形成帮扶合力,谋求共赢发展。对于促进贫困群众的扶贫巩固、就业增收、持续推动产业升级和规模化发展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


据悉,尼木县藏香产业园精准扶贫示范基地达产后,可为合作社社员提供100余个就业岗位,带动吞巴镇手工藏香制作户279户1395人的标准化生产和销售,实现产品“统一标准、统一标识、统一包装”。



同时,相关产业联动能提供200余个就业岗位。按照2019年生产计划,将生产藏香50吨,可实现产值2000万元,利润600万元。利润40%用于分红,60%用于扩大再生产,恩泽居委会扶贫搬迁100户预计户均年增收2.4万元。



1300多年前,吞弥·桑布扎在吞巴河边建造的水磨,伴着生生不息的水车声和沁人心脾的柏木香味,书写出藏香水磨之源的悠久故事。



现如今,藏香成了一缕“高原芬芳”,吸引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。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,借助对口援藏,企业运营的优势,藏香非遗工艺得到了保护、传承与发展,藏香特色产业的发展也呈现出一派良好势头和巨大潜力,正成为尼木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。



时光流转,岁月赋予她的使命层层累加,从平常的生活用品,到藏族百姓致富的金砖,历经千年的藏香正悠然吐露着绝美的梵唱。



直接点击以下关键词


-美食-

新店美食 | 湖边咖啡馆 | 草莓甜品 | 舒芙蕾 | 喜茶

街边小食 | 成都brunch店 | 花胶鸡 | 鹿角巷 | 奈雪の茶

亲子餐厅 | 小吃集合店 | 甜品店 | 私藏卤味 | 书店餐厅

抖音美食 精致下午茶 成都米线 私藏面馆

手冲咖啡 | 串串 老小区美食 | 信箱美食 | 自制小龙虾

鱼摆摆 | 乐山美食 | 川菜 冒菜 | 冰粉 | 抄手 | 黑天鹅

精品泰餐 | 吃鸡 | 单店火锅 | 新疆炒米粉 | 抹茶

川师美食 | 成大美食 | 西财美食 | 川大美食

城南美食 | 新都 | 理工美食 | 环太古里


-本地-

城市公园 | 新开潮牌 | 伊藤旗舰店 | 麻将馆

捐精 | 医院推拿 | 周边游 | 民宿 | 3小时高铁圈

美漫店 | 生鲜超市 1号线三期 蓝顶 三圣乡

医院 跑步 羽毛球 建筑 进口超市 便利店

艺术酒店 品牌公寓 深夜食堂 设计师店


-脑洞-

成都孃孃 | rua=盘 | 年度报告 | 梭边鱼

月饼 | iPhone | 教师节 | 作家套餐

成都降温 | 成都高温 | 品牌跨界 2018本命年

世界睡眠日 | 315测试

8090女神 | 过年自由 旅行青蛙



商务合作:028-86969070

投稿邮箱:cdfer100@huaxi100.com


*戳阅读原文,下载成都范儿App,Get成都美好生活种草机!

天虎科技 成都范儿

扫码关注成都范儿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