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宁梦想大篷车开进贵州普定
苏宁梦想大篷车开进贵州普定

“我用VR眼镜第一次看到了海底世界,珊瑚、鱼群就在周围,过山车更刺激,班上有的女同学带上眼镜后都不敢站起来,里面的景象太真实了。”一位参与“梦想大篷车—苏宁号”VR课程的孩子惊喜地说。

重温长征路 撒播素养教育之种

9月29日上午8时,由苏宁公益、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主办的2017苏宁号·梦想大篷车“素养教育-公益新长征”活动在贵州省普定县举行。梦想大篷车为当地孩子们带来了小型图书馆、移动阅览室、3D打印、VR技术等课程体验,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了梦想课堂和现代科技的魅力。苏宁云商副董事长孙为民和近500名师生及公益志愿者参加活动。孙为民在开幕式致辞中说:“梦想大篷车不仅是一辆车、一间教室、一个团队,更是这条长征路上每一个孩子的梦想!”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苏宁云商副董事长孙为民在“素养教育-公益新长征”活动(贵州普定站)上讲话

孙为民说:“毛主席曾说‘长征是宣言书、宣传队、播种机’。我们的“梦想大篷车”就是一路走、一路向全国贫困地区播种的播种机。这次来到贵州普定,我们的“梦想大篷车”播下了四颗种子——第一颗种子是播下素质教育理念的种子;第二颗种子是播下素质教育科技的种子;第三颗种子是培养优秀梦想教师的种子;第四颗种子是把我们的公平教育资源和理念在全国普及的种子。”

孙为民与孩子们互动

谈到梦想大篷车为何选择长征路线,孙为民说:“83年前,红军打进贵州过乌江,连占黔北十数县,四过瓮安、四渡赤水,用脚底板丈量了贵州大地的山水险路,历经种种艰险,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。正是老一辈革命先烈的梦想,引领我们来到这里重走他们的路,继承他们的理想,我们想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助力中国梦的实现。”

在我国,受经济、交通等多种因素影响,存在很多教育不均衡现象。很多偏远山区的孩子们,无法享受公平的教育资源,孙为民说:“我们希望改变这种现象,这也是梦想大篷车的初衷。我们在到达的每一站,为当地的孩子们带来耳目一新的素养教育课程。”

对于推行素养教育,孙为民说:“如何从有学上,到上好学,这就需要素养教育的介入,将知识教育转化能力培养、将技能培养转化为技艺创造,将生长需求转化为成长和发展需求。我想,无论偏远乡村的孩子,还是城市农民工的子女,通过素养教育,都能够促使其自我意识的觉醒,从而增强探索更广阔世界和实现更多样人生的可能性。”

据孙为民介绍,通过参与梦想大篷车项目,学校可以获取更多更新的教育理念和资源,有更多的教育专家和专业团队长期为学校的老师和孩子进行指导。从而推动素质教育纳入学校主流教育的范畴,更高效、更经济地提升学校的教育水平和能力。

据了解,“梦想大篷车—苏宁号”是苏宁与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在2015年共同发起的公益项目,大篷车长17米、高4米、重27吨,内部“五脏俱全”,配有书架、桌椅、平板电脑、投影仪等器材。挂车厢体可以完全展开,展开后的内部面积近60平米,是一间爱心移动多媒体教室,并兼具了图书阅览室、流动电影院等多项功能。

第一年梦想大篷车开到了全国五省(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宁夏、四川、贵州)十一站。2016年,梦想大篷车“素养教育丝路行”项目历时163天到达了全国6个省份(陕西、宁夏、内蒙、甘肃、青海、新疆)16个地县,让素养教育理念在古老丝路沿途绽放心花。今年425日,“梦想大篷车-苏宁号”以“公益新长征”为主题,从安徽金寨启程,计划前往全国8个省份(贵州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甘肃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等)16个地县,希望通过更完善和更丰富的课程体验、更有效和更科学的组织形式、更广义和更深入的理念传播,让素养教育理念在红色长征路上继续放飞梦想!

天虎科技 成都范儿公众号

扫码关注成都范儿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