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西都市报-华西都市网 籍外散人 日志

籍外散人

http://www.huaxi100.com/?6332

步韵和《登黄鹤楼》诗一首:

已有 859 次阅读2011-6-23 12:38 | 华西都市报, 黄埔军校, 黄鹤楼

 

痴迷诗词 黄埔军校原教官走了
2011-06-22  

    樊文煦生前照片

    黄埔军校第15期学员樊文煦前日在成都去世,享年94岁

    华西都市报记者陈黎摄影报道

    ●军人作风一直保留在樊文煦的生活习惯中,他一定要自己洗衣服,铺盖都折成豆腐块

    ●樊文煦曾用冷水下过面条,一有时间,他要么作诗要么练书法,从不进厨房

    ●无疾而终,94岁高龄安然离世,子女们感慨:这样的自然离去是最好的方式

    前日下午4点过,94岁的樊文煦老人,在家中安详地闭上了眼睛。

    昨日下午,在成都百吉街52号大院,老人的灵堂设在2栋1单元2楼。没有哀乐,只有一副女婿写的对联,挂在老人的遗像旁边。

    “想当年,投笔从戎报考黄埔投身抗战,金戈铁马一英豪;到暮年,寄情书法诗词歌赋陶情逸趣,羽扇纶巾大文雅。”对联的作者刘国正说,“这正是老人一生的写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就读黄埔军校留校教授战术

    樊文煦生于1917年,是湖北武昌人。“爸爸是黄埔军校第15期学员,毕业后又读了一段时间的战术研究,留校当了战术教官。”女儿樊新武说,解放后,父亲到成都塑料六厂工作,一直到退休。

    樊新武拿出《黄埔军校第十五期同学录》,樊文煦的名字名列其中。

    “小时候我们很少听父亲讲军校里的生活,具体是什么时间去黄埔念书的,有什么故事,我们子女不很清楚。”樊新武说,只记得解放后,父亲曾获邀去南京军事学院任教,“当时家具都拖上车了,但父亲还是不愿意去。”

    在子女们心里,父亲虽然没上过战场,但军人作风却一直保留在他的生活习惯中。“我上世纪70年代第一次见他(樊文煦)时,留给我最深的印象,是他一定要自己洗衣服,白衬衫刷得特别干净,铺盖都折成豆腐块。”女婿刘国正说,老人严谨得很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既能文又能武痴迷诗词书法

    樊文煦老人还有一个号,名叫“痴翁”。对于这个名字,子女们的解释是“痴迷于诗词”。

    作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,原成都市银杏诗词学会副秘书长,樊文煦的诗词及对联,有好几首(幅)被选进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《中国当代诗词楹联精选》,而他的名字也入选《中华诗词学会人名辞典》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“万方安定此登临,千载危楼壮古今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隐隐云峰双献翠,欣欣故国一江春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波随日影归沧海,浪引涛声渡江津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三楚风骚流韵在,江山瑰丽总多情。”

    这首《登黄鹤楼》,可谓是樊文煦的代表作。除此之外,他还有不少练笔诗作没有发表。······(以上图文下载自华西都市报)

       读了华西都市报刊载文章,撰挽联一付吊念:

    投笔从戎,英年能文能武黄埔军校教抗战;

    多才多艺,暮岁写字写诗银杏吟坛长秘书。

    另,步韵和《登黄鹤楼》诗一首:

        千载名楼我欲临,无缘践望到如今。

        万方乐奏山河翠,一己囊羞日月春。

        意逐东江波去海,心回岷水浪探津。

        樊翁流韵风骚在,常励来人发奋情。


流汗

新奇

难过

搞笑

愤怒

同情

感动

高兴

评论 (0 个评论)

成都市公安局网监处
 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