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西都市报-华西都市网 门户 直播 成都 查看内容

一位老师、六个学生 简阳万福村有所留守小学

2012-2-17 09:13| 发布者: 李晨煜| 查看: 1085| 评论: 0|原作者: 肖笛 吕甲|来自: 华西都市报

摘要: 万福村小学,只有6个学生和一位老师。 简阳市三岔镇万福村小学,如今只有一个班,班里只有6个学生。五年前,高年级的学生逐渐升学到城里的学校或与其余村小合并就读。王学强、李银强等学生的父母由于在外地打工, ...

6人小学的体育课

万福村小学,只有6个学生和一位老师。

 



    简阳市三岔镇万福村小学,如今只有一个班,班里只有6个学生。五年前,高年级的学生逐渐升学到城里的学校或与其余村小合并就读。王学强、李银强等学生的父母由于在外地打工,经济情况也无力支持爷爷奶奶到镇上租房,于是,他们只能继续留在村小读书了。

    “孩子不能没人教,我一个人,够了。”已经在万福村小当了40余年老师的李维松说。

    唯一的老师一人教6个学生

    两年来,李维松成了万福村小学唯一的“大人”。在学生眼中,他是校长、语文老师、体育老师、数学老师,还是清洁工。学校一共有6个学生,从5岁到9岁的都有,大家都上二年级。虽然学生不多,但作息时间还很规律:早晨8点开始早读,下午五点课外活动后放学。

    新学期,下发了新的教材,有语文、数学、音乐、国学等等,虽然已经教了40余年书,李老师对语文、数学课程都烂熟于心,只有国学课是新近开设的课程,但他依旧仔细备课。在偌大的教室里,只有两排桌椅,阳光从破旧的窗帘透进来,同学们有高有矮,挺胸抬头地坐好,就像一棵棵小树苗。

    为了做家访赶场路上截“家长”

    “留守儿童需要关爱,他们的爸爸妈妈不在身边,又没有经济条件到城镇读书,只能和家里的老人住在一起。”李维松说,这6个学生的爷爷奶奶大多没读过书,不会辅导孩子。

    李维松的家距离学校不足两华里,他经常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到附近的学生家里转转,或者是专门在周末在村民赶场的路上等待孩子们的爷爷奶奶,拦截他们做“家访”,告诉他们需要为孩子准备哪些学习用具,告诉他们孩子的学习成绩如何。

    李老师自己有两个儿子,老大已经工作,老二刚上大学。为了供养小儿子,李老师的老伴在外打工,李老师也在村里“留守”。一个人的日子多少有些辛苦,李老师每天不但要在学校给孩子上课,回到家还自己做饭、备课。

    未来的期望给村里建所图书室

    学校操场的墙上有一块“铃铛”,其实它是一块铁犁头残片,但基本没怎么响过。因为只要李维松在课堂上说一声“下课”,全校6名学生都会立刻跑到操场上去玩耍。

    日复一日,即便犯鼻炎最严重的时候,李老师也坚守在岗位上,这个秋天,李维松就满60岁了。快要退休,他最担心的还是这几个孩子们。“我会陆续给孩子们家里做工作。村里也在积极帮助孩子们找学校。”退休前,他还有个希望:能给村里筹集一个图书室。

    “这些娃娃每天除了学课本,其余获得知识的机会很少,如果村里有个可以集中看书的地方,不仅学生可以学习,家长也能提高文化水平了。”

    47岁的万福村村主任徐训东也是李老师的学生,他说:“李老师坚守在这里为留守儿童付出,我们也愿意积极帮助老师实现筹集图书室的愿望。”

    华西都市报记者肖笛摄影吕甲

 
 


流汗

新奇

难过

搞笑

愤怒

同情

感动

高兴
成都市公安局网监处
 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