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西都市报-华西都市网 门户 直播 活动聚焦 查看内容

娃娃晚上看病 跑3家医院才搞定

2011-5-30 08:33| 发布者: 田天| 查看: 1746| 评论: 0|原作者: 席秦岭 程渝 摄影雷远东|来自: 华西都市报

摘要: 华西都市报记者调查发现,大医院儿科夜间急诊打挤,区级妇幼保健院多未开通夜间儿科急诊

    

 川大华西二医院夜间就诊的儿童很多

    华西都市报记者调查发现,大医院儿科夜间急诊打挤,区级妇幼保健院多未开通夜间儿科急诊
    ●很多家长很迷信大医院,认为只有大医院才能快速解决孩子的病情
    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全科诊疗服务大多集中在中老年疾病,小儿门诊乏人问津
    ●接受采访的几家医院都有一个共识:开设夜间儿科急诊有必要,如条件允许会考虑
    夜间娃娃看病难,成都市民秦春体会最深刻。
    近日的一天晚上,秦春发现5岁的儿子多多高烧到39.3℃,心里很着急。因不想去挤大医院,她先带儿子去家附近的天涯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但已经关门了。她又带儿子前往成华区妇幼保健院,但该院没开通夜间儿科急诊。无奈之下,她只好前往成都市儿童医院。
    “找医院耽误了近1个小时,到医院又排长队,孩子一哭,简直焦头烂额。”秦春说,孩子生病不分白天和晚上,病情变化又快,家门口医院不接诊,家长们很头痛。
    华西都市报记者调查发现,儿科夜间急诊打挤,在很多大医院已是常态。相反,市民家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晚上不开放,区级妇幼保健院开通夜间儿科急诊的也很少。
    家长们呼吁,家门口医院的儿科夜间急诊应该快快开起来。
    娃娃大医院就医要等待两个小时
    5月23日晚9点半,川大华西第二医院儿科急诊室里座无虚席,到处都是抱着宝宝的家长。
    两岁零两个月的雍博患有手足口病,妈妈宋莉带着他前来治疗。挂号后,宋莉足足等了1小时,才轮到给她儿子看病。看完病后输液,同样又等了近1小时。
    采访中,华西都市报记者了解到,从到医院直至给孩子输上液,等待近两小时的绝不止宋莉一人。很多家长迷信大医院,认为
只有大医院才能快速解决孩子的病情。
    宋莉家住成都火车南站附近,以往孩子得了简单的病,她会带孩子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拿药。再严重一些,可能带孩子去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。
    “不管是市一医院还是川大华西二院,都要开车,很麻烦。”宋莉说,如果家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妇幼保健院能给孩子提供服务,她绝不会舍近求远。
    23日晚10点过,太升南路成都市儿童医院,排队的家长不到10人。值班护士解释,因为天气较冷,急诊量有所下降。气温升高后,排队的队伍会更长,家长和患儿等待的时间也会更长。
    成都市儿童医院去年的统计数据表明,平均每晚接诊150人左右;高峰期,每晚要接诊近300个患儿,医生的压力很大。考虑到夜间急诊量大,医院正在准备根据流量的数据变化动态,调整值班医生和挂号窗口数量,希望能缓解夜间就诊难的问题。
    区级妇幼保健院夜间多不接患儿
    就在大医院儿科夜间急诊火爆之时,市内的一些妇幼保健院却门可罗雀。成华区妇幼保健院明确表示,没有开通夜间儿科急诊。
    23日晚9点过,成华区妇幼保健院挂号室的工作人员说,他们夜间不接待患儿,只接待急需手术的孕产妇。
    金牛区妇幼保健院办公室主任陈小红说,医院暂时未开设夜间儿科急诊,如果孩子有夜间看病的需求,可找住院部医生。
    锦江区妇幼保健院工作人员说,受场地限制,医院只有新生儿病房,到了夜间,如果新生
    儿生病了,可以由住院部接待这部分孩子。除此之外,医院无法接待其他病儿。
    接受采访的这几家医院相关负责人都有一个共识:开设夜间儿科急诊有必要,如条件允许会考虑。
    某三甲医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儿科医生说,每天晚上,该院儿科夜间急诊要接待三四十名患儿。
    家长呼吁
    开通夜间儿科急诊让家门口看病不再难
    华西都市报记者了解到,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、川大华西第二医院、省人民医院、成都市一医院和二医院都设有24小时儿科服务;部分二级医院,儿科门诊也会延长到晚上,但不提供儿科急诊;至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目前全科诊疗服务多集中在中老年疾病,小儿门诊乏人问津,夜间更不开门。
    秦春说,既然区级妇幼保健院有给娃娃看病的功能和能力,就该开通夜间急诊,以免晚上患儿都去挤大医院。如果每个区级妇幼保健院都开通夜间儿科急诊,势必会让家长们少跑冤枉路。“在家门口就能看病,我不希望这只是一句口号。”秦春说。
    调查中,记者了解到,区级妇幼保健院中已有第一个“吃螃蟹”并尝到甜头的。明天,请继续关注本报的报道。

(华西都市报 记者席秦岭 程渝 摄影雷远东)


流汗

新奇
1

难过

搞笑

愤怒

同情

感动

高兴

刚表态过的朋友 (1 人)

成都市公安局网监处
 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