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西都市报-华西都市网 门户 直播 财经 查看内容

边界“飞地” 见证川渝合作

2011-6-7 09:02| 发布者: 田天| 查看: 932| 评论: 0|原作者: 汪仁洪|来自: 华西都市报

摘要: 陈和平家有两个电话 ●“买油盐酱醋茶都在重庆,孩子读书也在重庆,用的电、电话、电视信号也都是重庆的” ●武胜县清平镇棕湾村1组的63户村民中,70%的家庭有重庆配偶 5月20日,重庆渝中区委副书记、区长唐英瑜在第 ...
   

  陈和平家有两个电话

    ●“买油盐酱醋茶都在重庆,孩子读书也在重庆,用的电、电话、电视信号也都是重庆的”
    ●武胜县清平镇棕湾村1组的63户村民中,70%的家庭有重庆配偶
    5月20日,重庆渝中区委副书记、区长唐英瑜在第12届“渝洽会”上说,重庆、广安两地地源相近、山水相连、人缘相亲、人文相近。广安市武胜县清平镇的棕湾村正是这句话的最好写照,因为该村1组的土地竟“飞”到重庆合川区古楼镇境内,此外,重庆合川区古楼镇天子村5组和6组的土地也“飞”到武胜清平镇境内。
    而最令人称奇的还有,清平镇观桥村5组1户人家的土地“飞”到天子村5组境内,形成了罕见的“飞地”中的“飞地”。而且“飞地”家庭川渝联姻的占70%—90%。
    “飞”渝川人办身份证时才去“总部”
    向贵友的家在广安市武胜县清平镇棕湾村1组,他在家里开了一家村卫生站。“我们棕湾村1组土地全部被合川区古楼镇山凤村‘包围’,我这个卫生站除向本组村民服务外,主要面向山凤村村民。”向贵友说。清平镇驻村干部雷仲建介绍,棕湾村1组有63户204人,土地有210亩,周围全部是合川区古楼镇的地盘。
    棕湾村1组老组长周兴银说,1组村民到古楼街上6公里,到清平街上却有10多公里,因此买油盐酱醋茶都在
    古楼,孩子读书也在古楼,用的电、电话、电视信号都是合川的,电话打到清平,就是长话了,广安电视台、武胜电视台的新闻也看不到,只有办身份证、上户、领粮食直补款等才到清平去一趟。
    周兴银扳起指头一数,63户村民中,70%的家庭有重庆配偶,“我的老婆就是合川区古楼镇的。”
    “飞”川渝人家里安两部电话省话费
    合川区古楼镇天子村5组和6组,共有人口670多人,占地面积1.17平方公里,这两个组飞进武胜县清平镇观桥村,成为重庆的“飞地”。他们距离清平场镇只有1公里多,而到古楼总部有10多公里。
    天子村村主任陈和平的家就在“飞地”里,他家里同时安装了两部座
    机电话:一部是武胜的、一部是合川的。陈和平说,因居住“他乡”,如只安装武胜的电话,打电话到“总部”就是长途,如只安装合川的电话,与武胜联系又成了长途电话,“不得已,我就安装合川和武胜的电话,可以节约电话费。”
    陈和平统计,天子村5组和6组,90%的家庭系川渝联姻家庭。
    天子村5组和6组这块“飞地”的成因,陈和平向华西都市报记者介绍,清初,合川钱塘一个富商到武胜清平购买了一片土地,这个富商在合川上了税契,后来这块土地就成为合川的“飞地”,“这些是通过老年人的口口相传得知的。”
    飞地中的飞地原是60年前的“嫁妆”
    天子村5组本来是重庆“飞”进四川的一块“飞地”,而这块“飞地”里,又“飞”进两亩四川的土地。这两亩地成为“飞地”中的“飞地”。这两亩土地的权属归武胜县清平镇观桥村1组。
    就这块“飞地”中的“飞地”的成因,清平镇观桥村1组村民、86岁的易中富回忆,他原是合川人,解放前他家在天子村有耕地。1947年左右,他入赘到武胜清平镇观桥村,他的两亩耕地作为“嫁妆”随之带到武胜,他的户籍和这两亩地的税契也过户到武胜,直至今日这两亩地仍由他耕种,而这两亩地就成为重庆“飞地”中的四川“飞地”了。
    新闻名词
    飞地:(1)指归属某一国,但却地处另一国领土内的土地;(2)指属某行政区管辖,但与本行政区主体不相毗连的土地。
   (文/图文伟 华西都市报 记者汪仁洪)

流汗

新奇

难过

搞笑

愤怒

同情

感动

高兴
成都市公安局网监处
 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