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西都市报-华西都市网 门户 直播 成都 查看内容

川内最高烟囱 作别东郊天空

2011-8-11 08:41| 发布者: 张飘逸| 查看: 1043| 评论: 0|原作者: 刘春梅 王浩野 杨涛 张磊|来自: 华西都市报

摘要: 过去 曾经的“黑雨”缔造者,每年排放的烟尘等如装进10吨载重卡车,能绕成都一环路1圈半 现在 经历6年点火关停波折,嘉陵电厂彻底告别历史舞台,对成都天空的承诺终于兑现 未来 根据田园城市定位,嘉陵电厂所处 ...


    过去
    曾经的“黑雨”缔造者,每年排放的烟尘等如装进10吨载重卡车,能绕成都一环路1圈半
    现在
    经历6年点火关停波折,嘉陵电厂彻底告别历史舞台,对成都天空的承诺终于兑现
    未来
    根据田园城市定位,嘉陵电厂所处的东郊工业片区将向“生态城区”方向转化
    昨日上午10点59分,伴随“轰隆”一声巨响,210米高的嘉陵电厂烟囱缓慢倒地。成都东郊的这片天空,从此少了一个熟悉的地标。烟雾中,同时倒下的还有嘉陵电厂的7层主厂房与煤料贮存罐。
    这是曾为成都带来光亮的嘉陵电厂最后一次大规模爆破。这最后一爆,不仅意味着拆除工作进入尾声,嘉陵电厂彻底告别历史舞台,也意味着,成都市成华区“东调”战略的阶段性结束。按照该区副区长何幸川的说法,今后,东郊工业片区将建立起“宜居、宜商、宜学、宜游、宜业”的生态城区。
    爆破前
    转移1.5万人
    上午9点半,距离爆破还有一个半小时。跳蹬河南路至崔家店南路的警戒区域已实施交通管制,居民转移工作也已开始,但路边仍有不少聚集围观的市民。还有摄影爱好者手持“长枪短炮”为嘉陵电厂做最后的留影。
    半小时后,警戒区域内的市民渐渐散去,嘉陵电厂对面的东浦路一带,药店、肉菜铺、超市等均已关门暂停营业。洒水车进行第二遍洒水。至10点15分,警戒区域内基本只剩工作人员。
    据成华区公安分局民警介绍,此次爆破共转移居民约一万五千人。
    为了转移警戒区域内行动不方便的居民,万年场街道办还通过与成华区卫生局协调,安排了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医院的救护车负责转送。前天挨家挨户动员统计后,昨日上午共通过救护车转送了9位身体残疾的老年人。
    爆破时
    15秒烟囱倒地
    “还有5分钟……”在崔家店路21层楼顶的爆破指挥中心内,四川宏达爆破公司总经理曾庆福在5分钟前就开始了倒数。
    爆破前3分钟,成都市公安局枪爆科科长严君拿对讲机,通知现场人员进入爆破程序。隔了10秒,严君又要求“请连线”、“请充电”。随着“充电完毕”的回音传来,又等待一分多钟后,工作人员一起倒数“5、4、3、2、1……”
    10点59分,随着“轰隆”一声巨响,烟囱底座泛起阵阵黄烟,两三秒钟后,烟囱像一个脚跟受伤的巨人,缓缓倒向东北边的空地。自冒烟到烟囱完全倒地,约15秒。同时在烟雾中一起倒下的,还有旁边7层高的主厂房和3个煤料贮存罐。
    爆破产生的大量烟尘随风向四周飘散,两三分钟后,电厂周围便完全被烟尘笼罩。5分钟后,携带着大量颗粒物的烟尘飘散到了距离爆破地点约300米外的地方。“炸药味道好浓哦!”原本在远处楼顶观看爆破的居民纷纷躲进了楼道。
    爆破后
    飞石击碎玻璃
    爆破后不到10分钟,4辆水车开进了现场,用水枪喷射水柱降尘。几分钟后,原本烟雾缭绕的爆破地“拨云见日”。
    同一时间,被疏散的居民陆续回家。交通管制解除,车辆恢复通行。不到11点半,东浦路上的店铺均已重新开始营业,人流恢复,一切如常。
    家住跳蹬河南路9号院的李友元也回到家中,发现厨房的玻璃被击碎了一块。他推测,是爆破时飞溅的石块将玻璃击碎的。
    在天空城小区,黎先生也遭遇了一阵“玻璃雨”。他家的窗户边框也裂了一个大口子。
    距爆破点较远的长生社区5组居民郭女士反映,她住的厂区宿舍房上的瓦片被打烂,水管爆了。来龙村6组的李先生则反映,岳母被砖块砸到,但无大碍。
    对此,严君说,爆破过程控制再严,也“难免”有飞石飞出警戒线。昨日中午,爆破公司的工作人员已陆续对打碎玻璃、瓦片和被砸中身体的市民进行走访登记,确认核实赔偿事宜。
    成都东郊告别老工业时代
    “我是亲眼看着这根烟囱竖起来的,它尽心尽力地服役了12年。电视塔封顶前,它是成都东面最高的地标建筑。如今,它也跟着我一起退休了……”
    对不少老成都来说,此时的心情及其复杂——成都中心城区最大污染源最终消失,东郊居民再也不用担心高烟囱排放黑烟。同时,老东郊的历史标志又少了一个,今后,成华老工业区将向成都市绿化率最高区转变。
    老职工拍照告别“它也跟着我一起退休了”
    爆破后烟尘弥漫,在崔家店西路观看的市民纷纷掩面躲避,62岁的苏师傅却拿着相机拍照,望着烟囱竖立过的那片天空,迟迟不愿离开。
    苏师傅是嘉陵电厂的退休老职工,昨天特意赶来与大烟囱告别。
    “我16岁时读成都热电厂中专,随后在这里参加工作,40多年了,多少有些感情。”苏师傅说,这根烟囱陪伴了他几年的工作时间,更代表了嘉陵电厂最后的一段光热时光。
    虽然有不习惯和不舍,但更多市民为大烟囱退出历史舞台叫好。
    位于崔家店西路的成都市铁塔厂,昨天没有开展生产。70多岁的门卫杨大爷按照疏散通知,准时锁上了厂房大门。烟囱要拆除,杨大爷竖起大拇指:“终于拆了,烟囱的污染太严重了。以前一下雨,从烟囱冒出的煤花就和着雨水,落到衣服上,污渍怎么都洗不掉。”
    电厂对面小区的钟大爷也觉得松了口气,“烟囱没了,这下电厂彻底拆了,再也不用担心空气污染了。”
    老工业区将转身建高绿化率“生态城区”
    嘉陵电厂的拆除工作进入尾声,四川嘉陵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治安也准备去新的岗位了。
    他说,上世纪90年代建成后,嘉陵电厂就一直是周边地区的能源支撑。“电厂曾经解决了整个成都东部1/10的电量。”
    成华区副区长何幸川说,这次爆破是嘉陵电厂最后一次爆破,标志着成华“东调”战略的阶段性结束。东郊老工业区的主体已全部拆除。“旧的产业解构了,新兴产业的重构将是个漫长的过程。”
    何幸川说,根据田园城市的定位,嘉陵电厂所处的这块区域将向“生态城区”方向转化,建立具有居住功能,涵盖大型商业设施、学校、医院等“宜居、宜商、宜学、宜游、宜业”的区域。
    “这里的建设规划以田园城市为定位,以服务业为先导,商住绿化皆考虑,具有文化创意特色。”成华老工业区将向成都市绿化率最高的区转变。
(华西都市报记者刘春梅王浩野 实习记者熊浩然 实习生温昕唐维伟 摄影杨涛张磊)

流汗

新奇

难过

搞笑

愤怒

同情

感动

高兴
成都市公安局网监处
 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