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西都市报-华西都市网 门户 直播 体娱 查看内容

文艺收荒匠 作画摄影还写诗 邻居们都称他“画师”

2012-4-3 11:14| 发布者: 付洁| 查看: 1271| 评论: 0|原作者: 付真卿摄影吴小川|来自: 华西都市报

摘要: 郫县收荒匠蒋德荣骑着挂满自己画作的三轮车走街串巷,在当地家喻户晓 蒋德荣甚至被城管盯上过,怀疑他是沿街卖字画的 蒋德荣说,当收荒匠能赚点钱,而且自由,有时间画画 直到2005年离开马边,蒋德荣都还是当地有 ...

 

 郫县收荒匠蒋德荣骑着挂满自己画作的三轮车走街串巷,在当地家喻户晓

    蒋德荣甚至被城管盯上过,怀疑他是沿街卖字画的

    蒋德荣说,当收荒匠能赚点钱,而且自由,有时间画画

    直到2005年离开马边,蒋德荣都还是当地有名的赤脚摄影师

    昨日清晨7点过,蒋德荣醒了。洗漱完毕准备出门前,他又看了看桌上的版画。他花了一个晚上完成的这幅作品,是一张雷锋像,墨笔勾出轮廓,油彩上色,惟妙惟肖,几乎跟市面上的雷锋肖像画一样。

    “有段时间没画画了。”蒋德荣微笑着出门,蹬上三轮车,开始一天的工作,他是一个收荒匠。

    三轮车上挂满画作写首打油诗做广告

    在成都郫县有很多收荒匠,很少有人认识蒋德荣,但却有不少人见过他的三轮车。三轮车不大,与众不同的是,除了用来装废品的拖斗,其余地方都挂满了画,全都是蒋德荣的作品,素描、水彩、油画都有。

    最显眼的是蒋德荣自己设计的一块广告牌,牌子上写着“回收废品”4个美术异体字,画着回收利用的图案,以及2名身着古装的女子像,旁边还配着一首打油诗:废书旧报破纸箱,各类塑料及塑钢,破铜烂铁旧家电,报废机器和车辆,劝君莫失好良机,货币流通走四川。

    骑着这样一辆精心装扮过的三轮车,蒋德荣在路上的回头率颇高,甚至被城管盯上过,怀疑他是沿街卖字画的。

    “最喜欢碰到些懂艺术的人,还会问上我几句,(废品)生意也做成了。”蒋德荣说。

    农村里的文艺尖子高考落榜没走父辈老路

    52岁的蒋德荣个子不高,有些黑瘦,单从外表看,很难将他和画画、写诗联系在一起。

    蒋德荣出生在乐山市马边县的一个农民家庭,从小就对画画产生了兴趣。从小学到高中,他一直是学校的文艺尖子,办板报、画宣传画,都是老师的

    好帮手,“感觉还是有点天赋吧。”

    但1980年,高考时差了10分,改变了蒋德荣的命运。对于一个农民孩子来说,一旦上不了大学,身上的那点文艺才能一下就成了不务正业的表现。不过,蒋德荣最终也没有走父辈的老路,反而将画画一直坚持了下来。现在三轮车上的画,大部分都是他在马边时的作品。

    2005年,蒋德荣随出嫁的女儿一起到了郫县,打过零工卖过水果,最后干上了收荒匠,“还能赚点钱,而且自由,有时间画画。”蒋德荣说。

    画画不能当饭吃走村串户拍照挣钱

    蒋德荣住在郫县一个废品回收站附近,在那一带他已是家喻户晓,“画师”是邻居们给他的称号。不过在老家马边,蒋德荣当年的名气更大。

    没考上大学,画画又不能当饭吃,蒋德荣打起了另一个爱好的主意——摄影。1983年,他卖了家里的一头猪,再东拼西凑,花了100多元,买下生平第一部相机,开始走村串户,拍照挣钱。

    “那时候村里人想照相很麻烦,我就背着相机上门服务。”蒋德荣说,那时他从家里出门,一走就是一个星期,奔走于各个村落之间,回来洗好照片,再走上一个星期给人送去。每张照片从最开始的6角钱,到后来随物价涨到2元、5元。

    直到2005年离开马边,蒋德荣都还是当地有名的赤脚摄影师。每到一个山村,远远地就有人喊:照相的来了。“就跟现在有人喊‘收废品’的来了一样。”蒋德荣说。

    华西都市报记者付真卿摄影吴小川报料人:唐先生线索奖:80元


 


流汗

新奇

难过

搞笑

愤怒

同情

感动

高兴
成都市公安局网监处
 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