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西都市报-华西都市网 门户 直播 成都 查看内容

德昌“追蜂人”家家户户养毒蜂

2011-8-25 08:44| 发布者: 李晨煜| 查看: 5843| 评论: 0|原作者: 徐湘东|来自: 华西都市报

摘要: 林中到处都有这种毒蜂窝 剖开蜂巢,取出蜂蛹 ●村里51户养殖各类毒野蜂500多窝。 ●村子里到处都有马蜂窝,外人进村不可乱跑。 ●最好的蜂蛹已卖到70元一斤,养野蜂已成一项产业。 黄马蜂、黑马蜂、土勤蜂、牛角蜂 ...

林中到处都有这种毒蜂窝

剖开蜂巢,取出蜂蛹



    ●村里51户养殖各类毒野蜂500多窝。

    ●村子里到处都有马蜂窝,外人进村不可乱跑。

    ●最好的蜂蛹已卖到70元一斤,养野蜂已成一项产业。

    黄马蜂、黑马蜂、土勤蜂、牛角蜂、狗屎蜂……在凉山州德昌县南山傈僳乡杉木沟村,让人头皮发麻的毒野蜂随处可见,但这些野蜂却是“有主”的。在村里,几乎家家户户养野蜂,村民们经常跋涉上百公里寻找蜂巢带回家养,被称为“追蜂人”。

    蜂农不怕被蜂蜇已有“免疫力”

    21日上午,记者来到杉木沟村。“小心点哦,不要被蜂蜇到了!”村民李明松带路,我们在丛林里转悠。

    村子里,不仅树上随处可见蜂巢,就连村民的屋檐下,也挂着好几个,小如拳头,大如面盆。野蜂聚集在蜂巢上飞进飞出,还有不少从身边嗡嗡地飞过,看了之后头皮发麻。

    李明松是养蜂大户,养了80多个蜂巢。他说,杉木沟村51户人家、245人养殖各种野蜂达500多窝。

    在路边,一名少年正在查看一个小蜂巢。“这是我弄的。”他有些自豪地介绍说,他叫李红富,今年12岁,他养的这一窝,叫狗屎蜂。李明松说,在村里,养蜂“从娃娃抓起”,小孩子都不怕野蜂。

    “外人如果在村里到处乱走,很容易惊动野蜂,被蜂蜇了可不是闹着玩的。”李明松说,村里的野蜂,包括黄马蜂、黑马蜂、土勤蜂、牛角蜂、狗屎蜂等10多种,毒性都很强,一旦被蜇,后果很严重,可能会危及生命。

    李明松说,如果被毒蜂蜇了,他们一般都是从老人的烟管中,取出一点烟油涂抹在伤口上,再涂点药酒,缓解疼痛。不过,长期养蜂的人,被蜇已经是家常便饭,“估计是产生了抗体,现在被蜇了也不咋个疼了。”

    蜂腰拴上火绒草最远跑上百公里

    李明松说,因为野蜂不能实行人工繁殖,所以说名为养蜂,事实上是将野外找到的蜂巢,带回家附近进行繁殖。

    怎样找蜂巢?德昌县傈僳学会会长李文华展示了当地人的“独门绝技”:他用细杆绑着昆虫,在有马蜂出没的地方挥舞,吸引野蜂。

    “它们不采蜜,要吃肉。”李文华说,不一会儿,一只黄马蜂闻香而来,它弓起身体,露出细腰。李

    文华将头发丝一端先结一个小圈,再将另一头从马蜂腰下穿过,轻轻一拉,头发丝就牢牢地捆在了它的腰上。最后,在头发丝末端系上一根白色的火草绒。

    “在马蜂身上系火草绒或白色羽毛,使它看起来显眼,我们才能跟踪它。”李文华说,马蜂会抱着一团食物振翅起飞,但不知身后还拖着根火草绒,“这个时候跟着马蜂跑,我们就能找到它的蜂巢。”

    “最远的时候,我们要跑到一百公里外的地方去找,他们都说我们是‘追蜂人’。”李明松说。

    蜂蛹70元一斤一年收入1万多

    “这个蜂窝可以收了。”下午,李明松指着一个挂在果树上的蜂窝说。

    他给自己穿上一件雨衣,里面戴着眼镜,把全身给包裹起来。“这窝是黄马蜂,虽然毒性不是那么强,但是一旦攻击起来,能找到任何有缝隙的地方钻进去。”

    李明松开始割蜂巢,围观的人群迅速躲得远远的。

    “我把蜂王留在里面。”李明松说,只要蜂王在,马蜂不会散伙,在很短的时间里,蜂巢会复原如初。

    李明松割下来的蜂巢,破开后,里面是一个个白色的蜂蛹。一家人围了过去,将蜂蛹一个个取出,进行分类。

    “品质最好的是这种纯白色的,可以卖到70元一斤。”李明松说,一个蜂巢可以采收的蜂蛹数量不等,一年可以采二三次,一次少则几斤,多则几十斤。蜂蛹是一种高蛋白的美食,油炸之后,鲜香脆嫩,深受食客喜爱。因此,许多德昌、西昌的贩子都在收购蜂蛹卖给餐馆。“去年,我靠卖蜂蛹收入1万多元,今年估计能卖2万多。”李明松说。

    文/图宋明华西都市报记者徐湘东

 
 


流汗

新奇

难过

搞笑

愤怒

同情

感动

高兴
成都市公安局网监处
 

返回顶部